大家都知道,100公里黄金内湾和深圳都市圈最近火出圈了,为此,滨海湾新区官方召开了论坛,邀请中国城规设计大师朱荣远先生解读滨海湾的新机遇。(戳这里可了解详情)
其中的关键观点,是从两个概念推演出了湾区的两股新轴线:一是在纵向上,由深港莞三城的新区集聚成轴,形成珠江东岸发展新轴;一是在横向上,由深港北上、广佛南下,把多个科创平台集聚而成的湾区赤道。两道轴线,形成一种全新的纵横格局,几乎把湾区的重点节点都串联在一起,从点到线再到一整个面,让湾区经济要素得到更高效的互通、集聚和产出。而纵横交错间,也一定会形成交汇点,它的存在,等同于叠加了双轴利好,能更快、更多地吸纳湾区的资源,把自身变成湾区的扛把子。摊开珠江口地图,对比东岸和西岸的地理条件,会发现珠江西岸水网更加密集,土地被河流分割成小片,因此几个城市各干各的。东岸土地则大量相连,初期能快速开发,并持续连片发展;此外,东岸适合建造深水港,这催生了外贸发展,在改革开放之中,逐步积累下雄厚实力。最能显示这种优势的,是深圳中心的迁徙,每一次迁徙,都带动了经济跃升。
作为珠江东岸的带头大哥,在过去40年,深圳中心沿着海岸一路往西走,从罗湖-福田-南山,再到去年9月,整个西部滨海地带,被全部纳入“大前海”,成为深圳新中心。前海扩容,不仅得到了发展空间、产业和交通上的升级,更重要的意义,是搭起了一座“桥梁”。前海扩区后,南面是香港,北边与滨海湾新区接壤,由此把珠江东岸的城市串联完整,就像把几条血管搭在了一起,新鲜血液可以来去自如,不分你我。就好比,前海扩区后,前海1/3土地将面向港资港企,而香港的法律、机制,也将首先在前海落地,在两地交融之时,前海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将逐步向香港靠拢,和国际接轨。(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另一边,深圳也带起来头,要把前海和滨海湾新区联动开发建设,还把滨海湾新区纳入深圳都市圈的规划中。
可以看出,珠江东岸发展新轴,已不止是简单的地理相连,而是以一脉相承的基因,拧成一股力量,共建面向全球的对外开放高地、经济改革与发展高地。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新轴,能成为“湾区脊梁”,这里拥有超强的实力和带领力,要成为的,展示湾区先进性的国际窗口。
而湾区创新赤道,同样很重要,它要做的是源头创新,攻破中国科技上的“卡脖子”问题。
近几年来,借由重点平台的布局,深港、广佛都市圈,一个北上,一个南下,呈现出聚头的趋势。深港向北是毋庸置疑的,熟知的例子,还有光明科学城北上,与松山湖科学城的联动。今年4月,深圳官方重点提及,深圳中部要重点推动光明科学城与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协作;他们将共建世界一流科学城。2019年,广州发布广州国际创新城规划,由原有的广州大学城南扩,更靠拢珠江口地带,打造“国家大学科技产业园区",利用大学与科研机构做研发,再转化到产业创新,要做的是另一个硅谷。当然,你还会发现,湾区创新赤道上,同样有滨海湾、前海,但他们又与科学城、创新城不同,它的角色就像一个超级联系人,为产业做好服务。也因此,湾区创新赤道的价值,超越了以往很多科创中心,它能更快地带动产业的升级、创新。显然,珠江东岸发展新轴和湾区创新赤道,都是高级版的湾区模式,把核心资源聚拢、联动,然后来试验、创新,构成湾区发展的“源动力”。纵横双轴,又形成了三个交汇点,分别是南沙、前海、滨海湾新区。这样的交汇点一定是很少的,毕竟,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承受住这纵横双轴的能量,并施展出自身实力。正如滨海湾新区,就是地理核心区、功能极核区和要素集散区,能充分对接不同的需求,双轴线每一环都能在此聚合、转化,接着链接到全球。首先,滨海湾新区位于
南沙与前海之间的中间点,是联系两个新区的必经之地、枢纽要塞,在珠江口中占据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先天的地缘优势,让前海、南沙与滨海湾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不断增加新区的发展功能。
据深圳都市圈规划,
滨海湾新区既地处七廊之一的
“西部沿海走廊”
,加快和前海互通;又要与深圳会展海洋新城组成
“国家现代服务业与头部企业节点”。
此外,前不久,滨海湾新区获批
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
;下一步,官方还要将滨海湾新区打造
制度型开放高地,
对标、对接深圳改革创新成果。
(来源:南方日报)
显然,每一种新功能的叠加,都与这纵横双轴的定位对上了,都是对滨海湾新区前景的拉升和拓宽,通过不断向外联动,让新区的带领力能站到整个湾区层面。
可以说,滨海湾新区的未来,一定不会局限在东莞之内,滨海湾新区的上限能拔到多高,也直接决定着东莞在湾区的地位。对东莞来说,滨海湾新区是最后一块沿海分布的增量土地,也是要驱动城市未来30年的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土地与经济的关系,正如朱荣远大师的观点,
增量土地是城市未来的底牌。
也就是说,滨海湾新区土地是稀贵的,自身土地开发不能短视,而要有长远经营的格局,保证每寸土地能带来更多GDP,带领东莞和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同时,滨海湾新区的开发,还要带上周边镇街一起玩,就像兄弟一样,一起来提升东莞的城市品质。长安十四五规划提及,长安要密切对接深圳、滨海湾,高标准长安站TOD片区,打造成对接前海和滨海湾新区建设的战略要地和高品质城市的示范区。
如果说,土地是城市未来的想象,长安站TOD片区和滨海湾新区的联动开发,便为滨海湾新区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今,长安站TOD片区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滨海湾新城
。
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新城与滨海湾新区正深入融合、携手并进、优势互补。滨海湾新城,与新区先行区交椅湾相邻,内部聚集6宗大型宅地、1宗9年制教育用地、1宗体育用地、TOD商业地块等,是一座功能齐全的人居新城。
两个板块分工很明确,交椅湾主攻产业和城市发展,滨海湾新城直接就与产业区相邻,为人才提供居住,共建滨海湾新区首个高品质城市样本。
经过两年开发,交椅湾的产业、基建已逐步成型,千亿投资落地、三横四纵路网全面接通长安和深圳。到今年6月,交椅湾中部片区规划出炉,着标志着板块从产业建设转入城市建设阶段,一系列国际品质的城市配套开始布局,标准不亚于大前海的配置。但,与丰富配套形成对比的,是居住功能的微薄,一个数据佐证:交椅湾中部规划总人口约48900人,就业人口约47600人,居住人口仅约4000人。这就是为什么,要推动滨海湾新区与长安的合作,要建设滨海湾新城。一座城市,要有产业来搞经济、有配套来吸引人才,还得有人居,让人才留下了,每一环都不可或缺,彼此分工与运转,才能促成滨海湾新区的成长。也因此,滨海湾新城,成为了滨海湾新区第一个扛起了人居大旗的板块,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照进现实。很快,滨海湾新城首个项目,一湾云璟,即将在近期亮相,这也是整个滨海湾新区目前唯一的人居项目。换句话说,只有一湾云璟,能完成滨海湾人居价值的首次定调和传递,能最大程度吸收滨海湾新区的红利。这是一座总建面约30万平的人居大城,能容下2000户居民,容纳约7000人居住,磅礴的体量,恰如大象起舞,分量极重。(按每户3.5人计算)操刀者,为武汉城建与招商蛇口双国匠联手,前者,是享誉华中、面向全球的地标缔造者;前者是一手建造了前海奇迹的造城者。
武汉城建,是武汉城市建设的龙头国企,曾塑造过武汉首个商品房小区、黄鹤楼、武汉中央商务区等百余座城市地标,现在二度落子东莞,一湾云璟身上,寄托着武汉城建为东莞造地标的雄心。招商蛇口,这家百年央企,始终是时代先行者,秉承“招商血脉,蛇口基因”的精神,从蛇口工业区-太子湾-前海湾-会展湾,再到滨海湾新区,一湾云璟,成为招商蛇口布局大湾区的跨越性一步。显然,带着地标级的打造标准和与前海一脉相承的造城基因,一湾云璟,将呈现出国际级的人居品质。据规划,一湾云璟将打造全屋高标臻装纯高层洋房社区,配备下沉会所、约1000平商业街,和全龄园林等高品质配套,滨海湾新区的居住功能将得到充分完善,同时塑造起极高的品质高度。某种程度上,一湾云璟是与滨海湾新区、与大湾区同行的战略性项目,一个不可替代的时代封面。在滨海湾新区,一湾云璟第一个担起了居住功能,真正完整了城市生态,也以先行者角色,为后来者竖立了高品质的样板。而一湾云璟,也赶上了新区发展的时代,身处湾区东岸发展新轴和湾区创新赤道的交汇点上,新经济、新科创模式勾勒清晰,再次打开了滨海湾新区的前景。滨海湾新区的未来,将和前海联动发展,逐步向前海看齐,成为湾区的新极核,在世界格局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切,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随着交椅湾的建设,一步步走向现实,一湾云璟,将率先享受机会。PS:一湾云璟双展厅已盛大开放,一个在长安万科广场2号门,另一个是全新开放的滨海湾新区城市展厅,马上到现场,了解项目和滨海湾新区的最新动态吧。
同时,建面约96-143平智慧臻装美宅即将亮相,诚意登记火热进行中。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抢先登记哦。预售证号:该项目尚未有预售证号,以上文章信息原创内容属东莞房姐所有,为东莞房姐团队观点,仅供市场参考所用。